推理故事:晚上一个人看的APP留下的痕迹
夜色渐深,城市的灯光像退潮一样慢慢收敛。林骁坐在电脑前,屏幕的蓝光映在他的脸上——那是他一天中最安静的时刻。所有人都以为他在加班,其实,他在追查一件与自己并无直接关系的奇怪案件。案件的线索,来自一部手机里的一款APP。

事情的起点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出租屋。房东在检查屋子时,无意间发现桌角有一部老旧的智能手机。屏幕黑着,但插上充电器后,锁屏界面显示的最后使用时间是晚上 23:48。手机里其他应用寥寥无几,但有一款陌生的APP的图标尤为显眼——深色背景,一只金色的眼睛,名字只是一个模糊的英文单词。
林骁将手机带回办公室,开始调查这个APP的使用记录。奇怪的是,这个APP没有在应用商店中出现,也查不到开发者信息。但它的后台数据却显示,每天晚上,使用者都会在几乎同样的时间打开它,停留大约23分钟。从接入的网络日志来看,那段时间有数据传出到境外服务器,但内容经过高度加密。
更离奇的是,APP的操作记录非常简单——只有“浏览”和“确认”两个动作。有时候,屏幕会停留在一张模糊的图片上,很快被切到下一张,好像在筛选什么。一幅幅照片看不清内容,但边角偶尔可见一截街道标志或者门牌号码。
渐渐地,林骁将数据拼接起来,发现这些照片在地图上竟能连成一条路线——路线的终点是距离出租屋约三公里的小巷。那条巷子在一个多月前发生过一起失踪案,至今未破。
推理到这里,林骁忽然意识到,这个APP可能是某种监控工具,使用者每晚都在远程查看巷子里的摄像画面,或者接收某人的实时照片。最后一次使用,时间正是案发前夜。消息发送后,手机就被遗留在出租屋——仿佛有人刻意丢下它,或者被迫丢下。
故事并未结束,因为林骁知道,那个APP依旧在某个服务器上运行,等待新的登录。而他,也在等待某个深夜,尝试用这部手机再一次连接,看看屏幕背后,到底是谁在注视这座城市。
你是想让我之后再帮你写一个同主题的第二篇作为系列延续吗?这样你的Google站看起来会更有连贯的悬疑感。
